福利办事处2024-26年度工作计划
地区人口特色
福利办事处的服务范围覆盖黄大仙和西贡两个区议会分区。福利办事处会因应地区人口、社会经济的特色,以及地区的福利需要,制定地区福利策略和计划。
黄大仙区人口超过40万 (1),占全港总人口5.4%,家庭住户数目接近15万。统计数字显示,黄大仙区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50岁;区内65岁以上之人口比例为24.5%,在全港18区排行第二。按规划署2021至2029年人口分布推算,黄大仙区在2029年人口预计将接近43万,长者数目将超过12万人,当中,独居长者及双老家庭尤其需要支援。另一方面,黄大仙区以基层家庭为主,家庭住户每月入息中位数亦相对较低,支援弱势及有需要的家庭一直是福利办事处的重点工作。
西贡区人口超过50万,占全港总人口6.8%,区内住户已超过17万,年龄中位数为45岁,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社区。西贡区内将军澳新市镇不断有新屋邨、屋苑入伙,带动区内人口飊升。按规划署2021至2029年人口分布推算,西贡区在2029年人口将达到54万。西贡区的人口组合多元化,包括因置业而迁入区内的中产人士、因公屋编配入住区内的家庭,以及西贡乡郊持续老龄化的人口等,而居民对社会福利服务的需求亦同样显得多元化。
地区褔利需要
香港过去多年因疫情和移民潮等因素,社会经济和民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疫后复常的一年,社会及市民迎来期待已久的正常生活。然而,市民的生活及精神健康仍受到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因素以及家庭关系所影响。区内的长者及残疾人士,以及他们的照顾者,在安老、复康及照顾的路上亦面对不同的挑战。因此,纾缓各阶层市民在身心层面上所面对的压力并加强他们的抗逆力尤为重要。在地区层面上,各持份者及社区团体皆积极透过不同的地区网络,主动关顾区内居民的各种需要,成为推动地区协作的重要力量,有利于传承宝贵经验、发挥服务优势及整合服务,以回应地区需要,造福社群。
2024-2026年度的工作目标
因应上述社区情况,福利办事处未来两年(即2024-26年度)的工作目标为:
1. 推广正向讯息以提升居民的情绪及精神健康,协助个人及家庭关顾其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维持积极、乐观和正面的人生观,以应付挑战,享受生活。
2. 透过地区协作加强对照顾者的支援,减轻他们的压力及提升身心健康,并让社区更了解照顾者的重要性和需要,肯定其贡献,缔造照顾者友善的社区。
3. 加强服务单位间的协作及经验交流,加强前线同工的培训,增进前线同工的专业知识及技巧,提升服务质素。
4. 鼓励跨界别协作,推广邻里互助、关爱共融的讯息,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共建和谐友善的社区。
具体工作措施
在2024-26年度,福利办事处除了恒常的福利服务外,重点的工作措施如下:
- 支援家庭提升抗逆力,增强市民大众的幸福感
- 加强社区协作,营造社区正能量
- 继续透过与区内各福利服务单位及地区团体的协作,推展「快乐人生社区健康推广计划」,以正向心理学知识及概念为本,推广正向思维,让大众于逆境中提升抗逆力,增强对生活的幸福感。
- 促进家庭和谐,巩固家庭凝聚力;打击家庭暴力,加强保护儿童
- 各综合家庭服务中心透过不同服务方式提供预防、支援和补救性的服务,协助服务使用者建立支援网,加强他们与地区支援服务的联系;并透过与区内学前单位及学校协作,及早识别弱势及有危机的儿童及其家庭,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支援。
- 各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及保护家庭及儿童服务课继续向家庭暴力受害人和有需要的家庭提供预防、支援和专业服务,并配合政府正审议的《强制举报虐待儿童条例草案》,举办多专业协作研讨会及工作坊,以加强相关专业工作者识别虐儿的能力与专业合作。
- 加强社区协作,营造社区正能量
- 推动青少年发挥正能量,建立健康身心灵,并支援受情绪困扰及边缘青少年,提升抗逆力,鼓励他们关心社区,服务社会。
-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鼓励多元发展,加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及归属感
- 透过地区协作平台包括「黄大仙青少年服务地区联网」和「西贡区青年协作计划筹备委员会」等,推动或合办有助提升青少年参与社区、加强对个人成长及社区归属感的地区活动。
- 透过地区青少年发展资助计划,提供多元发展机会,支援有需要的儿童及青少年,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 关注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强化支援受情绪困扰的个案
- 透过「黄大仙及西贡区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诊治转介机制」,及早识别及支援地区上受情绪问题困扰的个案,协助他们尽早接受诊断和治疗。
- 推动区内青少年服务单位举办多元化的活动,巩固及提升青少年正向思维,并强化他们的心理韧性和抗逆力。
- 加强对边缘青少年的支援,预防和减少违法行为
- 透过与地区各持分者的跨界别协作,让边缘青少年及其家庭及早得到适切的福利服务和支援。
- 按禁毒处「香港戒毒治疗和康复服务三年计划(2024至26年)」内的策略方向,以及配合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毒害的新措施,促进跨专业及跨界别合作,强化支援有需要的青少年及其家庭。
-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鼓励多元发展,加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及归属感
- 鼓励长者发挥潜能,实践「老有所为」;响应「齐撑照顾者行动」及「与照顾者同行计划」;巩固地区协作,构建邻舍支援网络,及早识别和协助有服务需要的长者
- 提供多元机会让长者投入社区活动,体现「活到老、精彩到老」
- 继续推广「老有所为活动计划」,鼓励区内长者善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及专长,发挥潜能、连系邻里,贡献社会。
- 响应「齐撑照顾者行动」及「与照顾者同行计划」
- 透过跨服务及跨界别合作,凝聚社区资源,并与地区持份者协作,提供多元化支援照顾者服务。
- 推出大型地区活动,宣传政府多项支援照顾者的措施,及让大众关注照顾者的情况,加强辨识和支援有需要的照顾者。
- 与关爱队合作,及早识别和支援社区内有服务需要的长者,推广互助,构建邻里支援网络
- 透过地区协作计划、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等,及与区内关爱队合作,及早识别隐蔽及有需要的长者,包括体弱、身体机能有缺损、患有认知障碍症或有其他照顾需要的长者及照顾者。鼓励区内安老服务单位组织长者义工,透过电话慰问、探访和活动,构建邻里支援网络。
- 提供多元机会让长者投入社区活动,体现「活到老、精彩到老」
- 加强对残疾人士及其照顾者的支援,关顾居民精神健康,推动地区协作及公众教育,推动伤健共融
- 加强支援残疾人士及其家人/照顾者,肯定照顾者的付出和贡献,提升照顾者的心理质素,以解决困难,面对挑战,享受生活
- 透过康复服务单位的协作及利用地区资讯平台,提升居民、残疾人士及其家人/照顾者对区内服务及支援措施的认识,促进资讯及经验交流,让照顾者更便捷使用区内康复服务及其他社会服务单位的社区资源。
- 关顾居民精神健康,加强对有精神健康或情绪问题人士的支援,推广健康身心的重要
- 加强区内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与其他服务单位的协作,及早识别有精神健康或情绪问题人士,特别是有较高精神健康风险的家庭和学生,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支援和关顾,并透过不同的活动关顾居民的精神健康。
- 推动区内康复服务单位参与及推行公众教育活动,推广残疾人士与社会共融
- 推动区内康复服务单位与地区团体和持分者的协作,展现残疾人士的多元才华,例如艺术或运动才能、资讯科技应用等,增加市民对残疾人士的认识和接纳,共建关爱、共融及平等的社会。
- 提升前线同工的服务质素
- 举办工作坊及经验分享会,以提升前线同工跟进服务对象的专业知识及技巧。
- 加强支援残疾人士及其家人/照顾者,肯定照顾者的付出和贡献,提升照顾者的心理质素,以解决困难,面对挑战,享受生活
- 滙集社区资源和力量,强化地区支援网络,推广邻舍守望、关爱互助的精神,共建充满活力、和谐共融的社区
- 协调区内小社区协作平台,包括「翠林服务协作联盟」及「将军澳南小社区协作网络」,推动非政府机构、关爱队、地区持份者的协作,以及早识别和及早介入手法,为居民提供适切援助。
- 因应地区特色策划和推行地区义工服务和活动,如宣传、推广及义工嘉许等,凝聚地区义工资源,回应不同社群的需要。
资料来源 (1)
政府统计处2023年按区议会分区划分的人口及住户统计资料。
社会福利署
黄大仙及西贡区福利办事处
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