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2年度服務重點
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
- 截至2022年3月底,有6個項目已經完工並投入服務。這6個項目提供不同的福利服務,當中包括新增約260個安老服務名額(100個為津助名額),以及約1 020個康復服務名額(全數為津助名額)。第一期特別計劃下的其餘項目中,1個已進入建築階段、6個處於詳細設計階段,另有20個則正在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
- 第二期特別計劃在2019年4月推出,並在2019年8月30日截止申請,共收到16間非政府機構提交25個申請項目註。
註:除了上述25個申請項目外,另有1間申請機構在提交申請後撤回一個項目。 - 社署已對這些建議項目進行初步審視及徵詢相關政策局/部門的初步意見,現正與申請機構商討,以落實項目的發展參數、提供服務的種類及名額等細節。
福利設施項目策劃
- 社署一直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透過長、中及短期策略,在不同類別的發展項目(包括公屋發展項目、私人土地發展項目、市區重建局的發展項目、空置校舍的重建/改建項目,以及在「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上的發展項目等)物色合適用地或處所,以提供福利設施應付社區的需要。社署亦在合適的賣地計劃用地加入條款,要求私人發展商興建政府指定的福利設施。社署已進一步在合適的空置「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展開規劃和發展單幢式福利設施的工作。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社署策劃的福利設施共超過400項。這些已規劃的福利設施正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
- 社署在運用一切其他可行方法爭取和物色處所的同時,亦正推行從私人物業市場購置處所的短期措施,以助應付福利處所的迫切需要,及早提供有關設施。就此,社署在政府產業署的協助下,正通過不同途徑物色合適的處所洽購。社署在2021-22年度已預留撥款繼續物色和購置合適的物業。
- 《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提出,除了購置私人處所作福利服務用途外,在未來公營房屋項目中提供社福設施是務實可行的方法。為此,政府已邀請香港房屋委員會及香港房屋協會聯同發展局研究增加這些房屋項目的地積比率,以供應約5% 總住用樓面面積作社福設施用途。這項建議是跨局措施,社署現正聯同相關部門積極跟進措施的推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