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3 年度服務重點
2022-23年度服務重點
個案工作服務
- 在2020年5月獲「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撥款資助,啟動為期3年的「應用創新及虛擬實境科技以提升心理創傷治療方案成效」先導項目,共有110名服務使用者參與。項目已順利完成。
- 編撰兩本治療手冊 — 《我的身體告訴我什麼》(幫助兒童透過身體反應來理解情緒)及《迎風行日誌》(以接受與承諾治療的理念,協助服務使用者管理情緒並實現符合個人價值觀的生活)。
- 以認知行為治療為基礎,舉辦家長小組,提升家長對兒童電玩成癮問題的理解,建立有效的親子溝通模式;為患有失眠問題的服務使用者舉辦「治療性睡眠衞生小組」;主持以情緒導向治療為基礎的「透視子女心小組」。
中央心理輔助服務
- 中央心理輔助服務(成人服務)為40多位教育心理學家舉辦關於敘事實踐在康復服務中的應用培訓。
- 中央心理輔助服務(學前服務)完成更新服務單張的資料,中英文版本已上載到社署網頁。服務團隊亦完成一部名為《在日常生活中改善幼兒專注力》的動畫短片,並上載到社署的YouTube頻道。臨床心理學家與提供學前兼收服務的康復單位合作,為接受服務的幼兒舉辦網上情緒認知及靜觀訓練課程。今年共有28間幼兒學校/中心的160名幼兒參加。
危機介入
- 回應2022年7月MIRROR演唱會事故,高級臨床心理學家向大眾推廣如何應對突發不幸事件,以減輕事件帶來的精神壓力。
公眾教育
- 2022年10月推出《談心說理半年刊》設紙本和電子版本,提升公眾的心理認知水平。
- 創作兩部心理教育動畫 — 《重塑腦朋友》(強調正面人際關係對自我價值和世界觀的發展的重要性)及《戰勝上癮手記》(介紹克服與性相關成癮行為的策略)。
- 製作5款心理教育單張:《耆妙人生對談:助長者整合人生經歷》旨在幫助長者回顧人生經歷並獲得滿足感;《再見熊貓眼:改善睡眠質素小貼士》則提供改善睡眠的建議。另外3款是關於疫情復元的單張,包括《大眾市民:疫情下的自我照顧》、《助人專業:創傷知情自我照顧》及《家長指南:疫情對學生社交發展的影響》。
- 定期在香港電台第一台主講「談心說理」環節,本年度已播出51集;在電視節目《快樂長門人》推廣長者心理健康資訊。
專業培訓
- 在本年度向不同專業人士提供109項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