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2021-22年度服務重點

長者社區支援服務

  •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前食物及衞生局(於2022年7月1日改稱醫務衞生局)聯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和社署於2017年2月推出為期2年的「智友醫社同行」先導計劃,以「醫社合作」的模式,在社區層面為患有輕度或中度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及其照顧者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政府已於2019年2月將「智友醫社同行計劃」常規化,並於2019年5月擴展至全港所有41間長者地區中心及7個醫管局聯網,預計每年可服務超過2 000名長者。
  • 全城「認知無障礙」大行動
    社署於2018年9月開展為期3年名為「全城『認知無障礙』大行動」的公眾教育活動,以加強市民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及關注。連串活動包括播出電視電台宣傳短片、建立有關認知障礙症的專題網頁、委託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舉辦國際認可的「認知友善好友」訓練、製作有關認知障礙症的實況劇集、舉辦大型焦點活動及電影放映會,以及在地區層面舉辦活動,從而建立對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其家人友善的社區。大行動自推行以來,得到社會各界正面迴響及支持。有見及此,社署延長大行動至2023年3月。
  • 護老同行計劃
    為了強化對有需要長者及護老者的支援,並推動社會人士參與,社署於2018年10月開展為期3年的「護老同行」計劃,邀請各物業管理公司參與。該計劃旨在為前線物業管理人員提供簡單培訓,讓他們懂得如何辨識及協助有需要的長者及護老者,以及掌握區內福利服務的資訊,以便在有需要時利用社區資源支援長者居家安老。截至2022年3月底,已有超過11 600位物業管理人員接受培訓。計劃自推行以來,得到社會各界正面迴響及支持。有見及此,社署延長計劃至2023年3月。
  • 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
    政府於2014年6月推出「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旨在向低收入家庭護老者發放生活津貼,以補貼其生活開支,讓有長期護理需要的長者能在護老者的協助下,得到適切的照顧及繼續在熟悉的社區安老。政府已於2021年4月開展為期30個月的第四期試驗計劃,結束日期為2023年9月底。四期試驗計劃的受惠名額共8 000個。
  • 「老有所為活動計劃」
    「老有所為活動計劃」資助社會服務機構、地區團體及教育團體等舉辦各類活動,藉此在社區推廣老有所為精神。在2021-22年度,不同團體共推行425項活動計劃,參與活動的長者超過124 000人。
  • 外傭護老培訓試驗計劃
    社署與衞生署及長者地區中心合作,於2018年3月推出「外傭護老培訓試驗計劃」,以加強培訓外傭照顧體弱長者的基本知識和技巧,提高長者在社區的生活質素,支援長者居家安老。長者地區中心亦會在外傭接受培訓期間,為有需要的長者安排相關的照顧服務或活動。第一期試驗計劃的培訓課程已於2021年9月完成,合共提供1 250個培訓名額。社署由2021年10月起推行第二期試驗計劃,為期2年,並委託合適的培訓機構為外傭提供培訓課程,合共提供1 368個培訓名額。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