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父母手冊
主要內容

父母手冊(一)離異對家庭的影響

 

(三) 我的子女


不同年齡的子女對父母離異的反應



感受及特徵 子女的需要
  • 未能理解父母分開,但會感受到緊張的氣氛,出現不安、哭鬧的情緒
  • 依賴父母並害怕父母分離,與父母分開後會掛念他們
  • 容易生氣、擔心、出現行為倒退以表達內心的惶恐和不安
  • 測試別人的底線;出現不合作,不遵從父母的表現
  • 父母親密的接觸﹝例如:擁抱、餵食﹞及一個穩定的居住環境
  • 與父母有定期、密切的接觸機會
  • 父母給予清晰及一致的管教方式,令子女建立安全感
  • 父母應避免在子女面前爭吵或表現憤怒的情緒
  • 告訴子女你們仍然愛他們

感受及特徵 子女的需要
  • 對於父母的分離感到哀傷,並思念不同住的父或母
  • 以為自己造成父母的離異,為父母的分開而感到自責及內疚,或會幻想父母復合
  • 對效忠父或母出現矛盾,感到被夾在父母中間
  • 或會將離異的責任歸咎於其中一方,而對他/她出現憤怒的情緒
  • 對父母之間的衝突及情緒變化十分敏感
  • 適當地向子女解釋離婚的事實,並給予支持和安慰
  • 用言語或肢體動作向子女保證父母仍然愛他們,並安撫他們的情緒
  • 保持穩定的生活模式,改動前應預先告知子女,讓他們有心理準備
  • 避免令子女介入父母的紛爭
  • 讓子女繼續愛另一方父/母,並容許非同住一方父/母可與子女有定期的相處時間

感受及特徵 子女的需要
  • 對父母離婚的原因有基本的理解及明白父母的感受
  • 對父母的行為作出道德判斷,認為一個「好」,一個「壞」
  • 或會感到憤怒、失落、無助、孤單
  • 因為父母不理想的形象而導致自尊心受損
  • 學業成績下降
  • 與雙方父母維持良好的關係,不須只選擇父或母
  • 避免在子女面前爭吵或批評另一方,尊重對方是子女的爸爸/媽媽
  • 與父母都有穩定及規律的相處時間
  • 聆聽子女的感受及抱怨,不偏不倚

感受及特徵 子女的需要
  • 認為父母之間的衝突幼稚而感到羞恥或厭煩
  • 明白到父母離婚的事實,但認為自己幫不到父母而感到無奈
  • 因要承擔照顧弟妹或安撫父母的情緒而感到壓力沉重
  • 對效忠父/母的矛盾加深,與疏離的一方更減少聯絡
  • 無心向學,以行為問題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 因父/母在情感上太依賴自己,或感到煩厭、被忽略而出現反叛行為,甚至離家出走
  • 提供機會讓子女說出感受或訴苦
  • 避免將子女作為感情支柱或過份依賴年長子女照顧及教導弟妹
  • 避免給子女壓力,要他們支持自己
  • 非同住父/母應嘗試了解子女的意願,彈性安排相聚的時間
site map
web accessibility
w3c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