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剪影
中西南及离岛区
地区服务巡礼
16.1
中西南及离岛区地域广阔,涵盖不同的人口结构、经济与社会状况,服务需求和需要亦各异。为满足各界居民的期望,社署服务单位、非政府机构及地区团体的合作至为重要。因此,中西南及离岛区福利办事处联同44个非政府机构、地区团体、学校和商业机构于2011年12月、2012年1月及2月,分别于东涌、南区及中西区合办「服务巡礼」。活动旨在加强各区持份者合作,推广社区福利服务,让居民获得有关社区资源的最新资訊。
2012中西南及离岛区青年论坛
16.2
中西南及离岛区福利办事处获明爱中西南及离岛区青少年及社区服务单位支持,于2012年11月3日举办「2012中西南及离岛区青年论坛」。活动旨在为青少年提供平台,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及观察力,引导他们有系统、理性地分析问题,从而加深他们对政府政策、社会问题及社区事务的认识,并鼓励他们表达意见。活动分享嘉宾包括青年事务委员会主席、一名立法会议员及多位中学校长,参加者总数为186人。
地区伙伴协作计划
16.3
为推广服务并加强社署与非政府机构之间的协作,中西南及离岛区福利办事处继续资助「地区伙伴协作计划」。在2011-12及2012-13年度,分别有41 项计划推行。计划的目标包括推广义工服务、宣扬关爱社区、加强逆境自强的能力、建立和谐家庭、关注青少年发展、推广敬老护老、关注社区内精神病康复者、强化社区/邻舍网络及促进社会共融。为表扬计划在协作方面的杰出表现,每年均设有四个「最佳地区伙伴协作计划奖」、六个「最佳实践计划奖」及一个「最具创意计划奖」。评选委员会负责审批申请计划、拨款和评选奖项。2010-11年度颁奖典礼于2012年7月4日举行。
东区及湾仔区
橙丝带行动
16.4
在2011-13年度,东区及湾仔区福利办事处继续推行「橙丝带行动」,宣扬家庭和谐、邻里互助和社区共融的讯息;举办了研讨会、座谈会、培训工作坊及服务简介会等一连串活动,以促进跨界别合作,应对区内家庭的福利需要;并资助服务单位举办六十多项地区为本的「爱家」及「敬老」活动。东区及湾仔区福利办事处在2012-13年度也推出「橙丝带行动」之「开心家庭‧乐共融」宣传活动,在义工协助下于区内公共屋邨及商场举办活动,向公众宣扬家庭和谐的讯息,并鼓励有需要人士求助。此外,「橙丝带行动」之「有情天地‧薪火相传」义工交流会亦于2013年3月举行。交流会为参加者提供平台,让他们分享参与义工服务的心得,交流经验。
义工为弱老‧社区展关怀
16.5
为推动社区人士关怀体弱长者,东区及湾仔区安老服务协调委员会在过去两年联同区内多个安老服务单位及持份者,包括维港狮子会、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医院管理局港岛东医院联网等,合办关怀体弱长者邻里义工计划,活动包括「2012-13寒冬送暖关怀探访」及「长者防寒知识义工讲座」等。计划的重点活动「东区及湾仔区长者好邻居义工嘉许礼」,旨在表扬好邻居义工的贡献,并推动公众更关注区内弱势长者。嘉许礼吸引逾380人出席,包括区内安老服务单位的义工、长者及其护老者。计划成功为区内体弱长者建立并加强邻舍支援网络,协助他们留在社区安老。
「正向心理」社区推广活动
16.6
过去两年,东区及湾仔区福利办事处透过与10间非政府机构及东区区议会等跨界别和跨服务合作,致力在区内推广正向心理,推出一系列社区服务推广活动,包括「快乐人生讲座」、「健康开心海上游」、「七式奇遇家庭日」、「正生活‧正能量」简报设计比赛及「同工培训工作坊」等公众活动。东区及湾仔区福利办事处亦印制
10 000本「做个开心快乐人秘笈」,在社区内广泛弘扬社会共融与正向精神。这些活动获得千多名参加者好评,亦加强了区内不同服务单位的协作关系。
观塘区
凝聚力量‧支援弱势社羣
16.7
鉴于观塘区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亦有需要为新落成屋邨的居民建立支援网络,观塘区福利办事处于2011-12年度安排一间非政府机构,在彩福邨、彩德邨及彩盈邨推行「三彩邻里展关怀」服务计划,目的是强化长者社区支援网络,培养居民对新屋邨的归属感。区内九个团体参与计划,招募逾140名义工,为近2 000名居民服务。计划透过社区资源推广站、邻里互助小组、义工训练、社区同乐日、方言传译服务及购物服务,协助居于「三彩区」的长者建立邻里支援网络,并了解现有社区资源。计划亦提供分享平台,让居民及地区持份者宣扬关怀长者的讯息。
16.8
因应残疾人士及其照顾者老龄化,观塘区福利办事处于2012年资助两个非政府康复服务单位,举办「居家兵团」及「共织观东网」两个社区支援及网络计划,以推展残疾人士及其照顾者的社会支援网络,内容包括家居环境改善工程、义工探访、社区教育推广及康乐活动等。家居环境改善工程项目已协助25个家庭改善家居设施、维修电器和提供清洁服务。
16.9
为加强支援观塘区内家庭,以回应地区需要,2012-13年度在观塘区新增设一所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因应观塘区公共屋邨重建计划,观塘区福利办事处与区内不同社区伙伴合作,为有需要人士及家庭提供地区资源简介活动及支援服务,包括于2012-13年度推行「牛头角下邨社区关怀支援计划」。
推动精神健康‧促进社区共融
16.10
观塘区福利办事处于2012-13年度,安排两间非政府机构推行两项综合计划,推动精神健康及社区共融。其中一项计划的目的是增进公众对精神健康问题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加强支援精神病患者及其家人。计划透过公众教育活动及培训工作坊,推动社区共融。另一项计划的对象是青少年,尤其是有情绪问题的中学生。计划透过艺术治疗及艺术创作带来的生趣,协助年青人提升自我形象、解决困难及改善认知能力。
16.11
为促进跨服务协作以处理精神健康问题,观塘区社区精神健康支援服务工作小组在2011-12及2012-13年度,为区内不同政府部门及非政府机构的员工举办两次个案分享及培训工作坊。工作坊的目的是增进参加者对精神健康问题的认识,以及处理受情绪困扰人士的实用技巧。工作坊亦分享了如何透过跨服务协作和跨专业模式,处理疑似精神病个案。
加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
16.12
观塘区青少年服务地方委员会、观塘区家庭及儿童福利服务协调委员会及观塘区推广义工服务协调委员会,联同23个福利服务单位及警民关系组,在2012-13年度推行一系列活动,以期让青少年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建立健康的「爱」与「性」观念。活动亦鼓励家长向子女灌输性教育。
16.13
为探知青少年对性骚扰的观念及其应付办法,观塘区青少年外展社会工作队在区内进行中学生问卷调查,并为区内青少年筹办教育活动及小组,协助他们处理有关问题。
黄大仙及西贡区
巩固家庭功能、建立社区网络
16.14
黄大仙及西贡区福利办事处与区内不同社会服务机构、商界、地区组织合办不少活动,以巩固家庭角色,宣扬和谐家庭及关爱社区的理想。黄大仙及西贡区福利办事处透过区内协作平台,建立和强化邻里网络,从而识别有需要人士并提供照顾和支援。黄大仙区「家家友凝~家社融和计划」及西贡区「家添和平爱传送」社区计划已进一步强化培训课程,提升义工的服务技巧及质素。此外,「关爱东头齐守望」和谐社区计划、「爱‧动起来~珍惜生命、和谐社区」服务计划、「顺逆皆人生」珍惜生命社区计划及「左邻右里」计划等其他邻里层面的计划,亦凝聚社区资源,宣扬助人精神,并为「守望大使」、「关怀大使」等提供培训活动。
促进跨服务协作、增加青年就业机会
16.15
黄大仙及西贡区福利办事处支援跨服务协作,以进一步回应地区需要。自2012年起,黄大仙及西贡区福利办事处与10个青少年服务单位、八个安老服务单位及两所康复服务机构合作,举办「青少年共融体验计划」,目的是提高青少年对照顾行业的认识和兴趣,加强他们投身护理行业的意愿,同时改善青少年失业及安老和康复服务单位人手不足的长远问题。由于社福界、青少年及年长服务使用者反应良好,黄大仙及西贡区福利办事处计划于2013-14年度继续推行计划,计划内容亦将更为全面。
汇聚社区资源、协助弱势社羣
16.16
黄大仙及西贡区福利办事处一直积极与地区组织及商界联系并建立网络,透过策动第三界别的支持(不论参与义工服务或提供资源),传播关怀弱势社羣的讯息。在2012-13年度,除了推行「啬色园紧急援助拨款支援弱势家庭计划」,为黄大仙/西贡区有突发及紧急经济困难的居民提供短期经济援助,黄大仙及西贡区福利办事处亦与香港工商总会合作,利用其广泛的中医界人脉网络及资源,合办「商界展关怀-残疾人士家长/照顾者保健讲座」及「商界展关怀-精神健康在翠林」等一系列活动。黄大仙及西贡区福利办事处会继续与地区组织和商界合作,携手建立关爱社区。
九龙城及油尖旺区
巩固地区的关爱文化
16.17
在2011-13年度,九龙城及油尖旺区福利办事处继续在不同层面积极推动关爱文化,包括鼓励福利服务单位举办以「关爱共融」为主题的多元化活动,宣扬关爱互助的核心价值;协调商界和社会服务单位制作「社区电视」,利用公共交通工具介绍支援弱势社羣的计划和推广关爱文化;继续鼓励大专院校学生和中学生参与「口述历史」计划,推动青少年参与社区事务,并培养他们关心社区。此外,九龙城及油尖旺区福利办事处亦统筹感化及社会服务令办事处与地区组织合作,为受感化的青少年提供理发和义工服务培训,并组织他们服务区内弱势社羣,以加强地区的关爱文化。
推动社福界和医护界跨界别协作
16.18
在过去两年,九龙城及油尖旺区福利办事处继续加强社区照顾,透过推动医护界与相关持份者协作,在何文田试行自负盈亏的「长者在家计划」。计划透过探访体弱或独居长者,加强对亟需援助长者的家居照顾和支援,并及早识别他们的服务需要。此外,九龙城及油尖旺区福利办事处协调一所非政府机构、一间私营医院和教会网络,推行「全人家居护理服务先导计划」,为私营医院离院长者提供全面和一站式家居照顾及支援服务。九龙城及油尖旺区福利办事处亦与非政府机构、医护界和商界合办座谈会,加强支援正轮候学前康复服务的自闭症幼儿的家长及照顾者。
拓展社会资本
16.19
在2011-13年度,九龙城及油尖旺区福利办事处积极在区内建立和拓展社会资本。除了协调相关持份者、优化长者邻里支援和关怀网络及推广跨代共融外,九龙城及油尖旺区福利办事处亦协调社福界与大专院校合作,组织大学生参加义工队,以便他们运用本身的知识和技能提供义工服务,造福弱势社羣。同时,九龙城及油尖旺区福利办事处积极鼓励社会服务单位协助弱势社羣发展潜能,安排他们服务社区和其他弱势社羣,以建立社会资本,并实践义工精神。
深水埗区
幸福由「深」出发运动
16.20
深水埗区福利办事处自2009年推行「幸福由『深』出发」运动以来,成效良好,筹备委员会遂于过去两年与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及「爱+人:赛马会和谐社会计划」合作,推行「『家』『深』幸福」计划(下称「计划」),并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提供246万元资助。计划获深水埗区议会和四十多个福利及地区团体支持,透过强化感恩、希望、坚毅、心胸开阔等性格特质,以「实证为本」方式宣扬「家有康和乐」的讯息。计划除了为逾300名专业人员举办提升能力的课程,亦举行了六场公开讲座,约有1 600人参与。计划亦透过推广摊位、积极与福利机构及学校建立伙伴关系、向区内学生派发7 000本「幸福马拉松」小册子,以及举办校际比赛,进一步宣扬计划的主要讯息。计划典礼暨嘉年华于2012年2月12日举行,有2 400名持份者及市民出席,并与主礼嘉宾及两位著名电台节目主持人合力砌出「HEART」的字样,齐心实践「爱家蜜语」。在计划的尾声,计划亦于「路讯通」播放宣传短片系列;举办「实践智慧分享会」和「创造幸福维港游」,分别有逾200名专业人员及300名服务使用者参加;以及印制2 000本实务手册及10 000本「幸福家庭魔术师」小册子,在全港宣扬正向家庭理念。
透过两项私楼社区协作计划发展社会资本
16.21
区内不少弱势社羣,例如新来港人士、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士及隐蔽长者,均居于面积细小的劏房及板间房,且大多数缺乏邻里支援,对社区资源亦欠缺认识。因此,深水埗区福利办事处自2009年起,联同15个福利机构于长沙湾区及南昌区推行「知深邻里」及「关深南昌」社区协作计划。这两项计划采用外展模式,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服务,以促进邻里情谊,并建立社区资本。计划在过去两年共探访逾8 000个家庭,其中300多个有需要家庭获转介接受福利服务。计划除了派发社区资源套,亦积极联络和动员地区商户支援有需要家庭,现已联系60间「爱『深』商户」。这两项计划无疑有助促进跨界别协作,建设和谐社区。
校本课余托管及支援计划
16.22
在过往两年,深水埗区福利办事处继续与深水埗区议会和地区慈善团体合力推行两项校本课后照顾及支援计划,其中一项计划是与深水埗区议会、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路德会包美达社区中心和九龙工业学校合办「『童』学园地计划」;另一项计划「青苗同学会」则在圣雅各福群会和深信学校支持下推行。鉴于区内服务需求殷切,深水埗区福利办事处于2011年与香港基督教青年会长沙湾中心合办第三项计划,名为「儿童多元课后计划」。上述计划为90名小学生提供课余托管及支援服务,服务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下午五时至晚上九时及学校长假期。计划不但满足来自低收入家庭而家长在职的学龄儿童的托管需要,亦照顾儿童在学业和个人成长方面的需要。
沙田区
推广「和谐家庭」的跨服务协作
16.23
于2011-12年度,沙田区福利办事处辖下的家庭及儿童福利服务协调委员会(下称「协调委员会」)举办一系列有关「婚姻之道」的活动,向区内家庭、前线社工及相关专业人士推广以「多沟通、同信念、达共识」的正面态度管教子女。活动包括制作小组工作服务资源套、派发宣传刊物和举办工作坊及讲座。在2012-13年度,协调委员会举办一系列名为「亲亲“i”世代孩子」的活动,包括印制「网络以外,亲子玩乐有法」游戏包,派发予幼稚园学生的家长,鼓励家长与孩子玩耍,珍惜共处的时间,又为前线社工及其他专业人士举办讲座,以加强他们对青少年的性观念、网上文化及其所衍生风险的认识。在2011-12及2012-13年度,保护家庭及儿童服务课(沙田)分别为幼稚园和中小学的教职员、非政府机构的社工及警务人员,举办两场以「认识及处理疏忽照顾儿童」和「处理涉及家庭关系的儿童性侵犯个案」为题的研讨会,以提升他们处理涉及家庭暴力和虐待儿童个案的能力。
加强关爱社区文化及新屋邨服务推广活动
16.24
在2011-12及2012-13年度,沙田区福利办事处与福利单位及地区团体紧密合作,邀请区内54个私人屋苑/公共屋邨/乡村参与「关爱屋苑计划」,以推广邻里互助和建立关爱社区。约有3 000名居民参与计划下各项社区活动。此外,协调委员会在这两个年度推出了「绿丝带关怀家庭大使计划」,于区内成立「绿丝带关怀家庭大使」队伍,探访有需要的家庭,宣扬邻里互助及「开心家庭」的讯息,以便及早识别面临危机的家庭,为他们提供适时的支援,并促进邻里支援网络的发展。计划招募超过300名关怀家庭大使,每年探访超过600个家庭。此外,沙田区福利办事处透过促进跨界别及跨服务协作,继续加强对新落成屋邨居民的支援。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期间,社署的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与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合作,向欣安邨的居民介绍区内各项福利服务,从而协助他们融入社区,并鼓励他们遇有福利需要时及早寻求协助。
推动地区伤健共融
16.25
为宣扬伤健共融的讯息及发挥残疾人士的潜能,沙田区康复服务协调委员会联同多个康复服务单位、地区团体及商界,分别在2011年7月及2013年1月举办大汇演,以加深地区人士对残疾人士的了解和接纳。约有300名残疾及健全人士在这两个年度的大汇演中参与表演。在筹备、排练和表演过程中,残疾人士得以发挥所长。大汇演后,参与的非政府机构及合作伙伴继续在共同平台上携手合作,藉此推动伤健共融的持续发展。
大埔及北区
社区为本防止自杀计划
16.26
香港大学的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下称「研究中心」)在社署的支持及奖券基金的资助下,于2011年7月开展为期三年的「社区为本防止自杀试点计划」。计划旨在运用现有社区资源,提高区内的社会资本,以加强有自杀风险人士的专业支援网络,并评估现行社区预防措施的成效。计划采用公共卫生模式,透过三个层面推行策略,包括:(一)全面性策略 - 透过家长讲座、学校讲座、精神健康展览、推广摊位等,在地区层面推广心理健康;(二)选择性策略 - 提供评估及介入技巧训练,提升「守门员」对青少年自杀的防范;以及(三)针对性策略 - 加强对曾有自我伤害行为的青少年的延续照顾。一个由研究中心及大埔及北区福利办事处共同主持的跨专业工作小组已成立,区内的策略性伙伴(包括其他政府部门及非政府机构)亦参与其中,为计划的推行提供专业意见及支持。
「同一社区‧同一关怀」共融活动计划
16.27
在2012年,大埔及北区福利办事处辖下的大埔及北区推广义工服务协调委员会展开为期两年的「同一社区‧同一关怀」共融活动计划。计划旨在鼓励各界人士和团体携手建立融和关爱、互谅互助的文化,建立一个城乡共融、长幼共融、伤健共融和社区共融(包括新旧居民及不同背景的居民)的社区。计划内容包括全年推行的「社区共融约章全接触」大行动、推动社区共融的服务计划,以及探访区内不同羣组,以宣扬关爱共融的讯息。截至2013年3月,超过160名人士或团体已签署支持社区共融约章,并透过各项有系统的社区共融活动,与区内1 400名人士/团体接触。
「风中暖流社区支援网络计划」之炎夏关怀活动
16.28
「风中暖流社区支援网络计划」是大埔及北区福利办事处辖下的大埔及北区安老服务协调委员会自1999年开始推行的关怀活动。活动由社福界及医疗界合作,透过组织医疗专业人员及区内其他义工,识别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欠佳的高危长者,并在寒冬期间探访他们。因应夏天日益酷热,长者容易感到不适,大埔及北区福利办事处将关怀活动扩展至夏天,在炎夏期间探访居于离岛的体弱长者。除风险评估外,义工亦与他们分享各种长者常见问题(如关节痛、药物管理及预防中暑)的知识。
元朗区
促进伤健共融
16.29
在2011-13年度,元朗区福利办事处透过跨界别合作,协调和举办了一系列计划及活动,以促进区内伤健共融,并在地区层面唤起市民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在2011-12及2012-13年度,元朗区康复服务协调委员会的社区教育工作小组辖下的20个非政府康复服务机构合办了两个合作项目。合作项目由元朗区议会资助,每年有超过500名人士参与,藉此加深伤健之间的了解,并达致伤健共融的目的。元朗区福利办事处在2011-13年度进一步发展「与你农庄」计划,并于2012-13年度开展「朗天商户显关怀」计划,体现跨界别合作能够提升市民对残疾人士能力的认识,以及能够为残疾人士提供职前培训和工作机会。为推动跨界别合作,以提高市民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和加强个案的处理,元朗区福利办事处为前线员工、社工及主管举办了多次培训工作坊及分享会。透过上述计划及活动,建构跨界别合作和发展新的合作方案的平台。
培育青少年的社区参与
16.30
元朗约有四分之一人口年龄介乎5至24岁,发展青少年潜能及社区参与是元朗区的重要服务策略。元朗区福利办事处联同元朗区议会、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及地区持份者,举办了多项地区为本计划,其中包括提供平台予青少年参与社区的「元朗区青年节」。此外,「元朗学生大使计划」展现了元朗区全部共39间中学、区内青少年服务机构与慈善团体的合作成果,以师友计划形式,协助中学生设计及推行社区服务计划。为进一步推广青少年义工服务,元朗区福利办事处注入资源,为区内杰出的青少年义工提供培训。透过地区协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两间位于元朗市及天水围的体育馆延长开放时间,在深宵时段开放予夜青,让他们在社工督导下参与有益的活动。新的自负盈亏青少年服务单位在区内开展崭新的服务,让青少年有更多机会参与健康的活动,发挥潜能。
加强综合家庭服务
16.31
鉴于元朗区的人口结构及人口增长的推算,以及近年综合家庭服务中心的前线社工所处理的新个案/重新开启个案的平均数目,元朗区被评估为有较高需求因而需加强提供家庭服务的地区。在元朗新增设的朗情综合家庭服务中心由东华三院营办,已于2013年1月28日投入服务,为西元朗区的家庭提供服务。
荃湾及葵青区
「星夜天地」及「月光计划」
16.32
针对荃湾及葵青区内边缘青少年及夜青问题,荃湾及葵青区福利办事处联同荃湾及葵青灭罪委员会、荃湾及葵青民政事务处、荃湾及葵青警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滥用精神药物者辅导中心及地区青少年外展社会工作队举办「星夜天地」及「月光计划」。计划旨在关怀夜青,并在夜间提供康体活动给他们参与,从而让他们远离不良活动,发展有益身心的兴趣和建立人生目标。在过去两个年度,「星夜天地」及「月光计划」共举办了28节深宵康体活动,例如球类、乐队及舞蹈活动。此外,计划亦举办了28个兴趣班,包括跳舞班、乐队班、功夫班和泰拳班,以及两次野外训练活动,以协助青少年发展兴趣、人生目标及潜能。两项计划共有3 000人次参与。
预防虐老
16.33
葵青区的长者人口不断增加,虐老问题亦随之上升。有见及此,荃湾及葵青区福利办事处与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及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紧密合作,以葵青为先导服务点,开展「流金颂社区计划 - 长和满葵青」 。计划为期三年,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资助,于2010年12月投入服务。计划旨在提供简便的求助和举报怀疑虐老个案的途径,为被虐长者及其他相关人士提供适时的支援服务,并实践「以长者为中心的增权及调解介入手法」,让他们重建彼此尊重的关系,以及停止相关人士之间的虐待行为,藉以建立互相尊重和关爱的社区。截至2013年3月,计划共收到450个怀疑虐老个案咨询,并为其中一半个案提供服务,以及举办了130项支援计划。此外,为加强预防虐老的工作和促进护老者的精神健康,荃湾及葵青区安老服务协调委员会联同区内非政府机构,于2012-13年度合办名为「明明白白护老心」计划。活动包括一系列宣传工作、巡回地区展览和举办护老者日营,藉以在区内倡导关爱长者风气和纾缓护老者压力。
荃湾及葵青区「关爱社区」嘉许日
16.34
荃湾及葵青区福利办事处联同荃湾及葵青民政事务处和非政府机构,于2012年2月19日在荃湾大会堂举办荃湾及葵青区「关爱社区」嘉许日,以嘉许在过去一年热心服务有需要人士的照顾者和义工,并肯定他们的无私付出和贡献,藉此鼓励市民积极服务有需要人士,共同建构一个「关爱社区」。千多人参与了该次有意义的活动,获嘉许人士包括52名杰出照顾者、10名警察义工、220名杰出义工、100名家庭支援计划大使及140名关爱长者机构成员。活动除了嘉许礼外,还有杰出义工及关爱长者机构的代表分享服务心得、综艺表演、照相区、义工运动的资料展览及问答比赛等。
屯门区
推动广泛而可持续的义工服务
16.35
屯门区推广义工服务地区协调委员会(下称「地区协调委员会」)一直不遗余力,在区内推广义务工作。地区协调委员会的工作重点由鼓励全民参与,转而推动长远的义工服务。在2011年,流行歌手「糖兄妹」为义工运动创作主题曲及音乐录影带,以供派发,并于屯门政府合署的幕墙电视播放。此外,地区协调委员会于2012年开展「齐放义彩」义工服务计划,资助地区团体在区内推行服务计划。计划得到地区团体的热烈支持,共举办了29项服务计划,参与义工人数为725人,受惠人数达5 225人。在活动的嘉许礼上,获选为优秀计划的义工积极交流服务经验,并以画作表达义工精神的核心价值。
16.36
2012-13年度屯门区义工嘉许计划的主题为「培训」、「深化」及「承传」。获选的杰出义工获安排参加培训,并与前警务处处长李明逵先生、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吕宇俊先生及国泰航空义工队吴诗韵小姐一起分享义务工作的心得。
16.37
于2012年4月,15名于2011-12年度屯门区义工嘉许计划中获选的杰出义工到了肇庆作交流活动。他们探访了香港赛马会伸手助人肇庆护老颐养院,为该院的长者安排理发及综合晚会。该次活动让义工们开阔眼界,加深对国内长者服务的认识。
展现屯门区青少年的积极面貌
16.38
为鼓励青少年以多元化的形式表达自己,带出正向的人生价值观,屯门区青少年服务地方委员会近两年举办了「玩艺廊」青年艺墟。于冬末春初期间的三个星期六,区内青少年获安排于屯门仁爱广场作公开表演或作品展览。每次活动均吸引大批市民围观。
推广伤健共融
16.39
为推广伤健共融的讯息,屯门区康复服务协调委员会于2012年11月4日在屯门公园举办「迷你马拉松2012」。参赛人数达400人,包括弱智人士、精神病康复者、肢体伤残人士及健全人士。此外,31间康复服务单位于2012年12月7日及8日合办联合开放日,参观人数逾3 500人。这一系列活动加深了市民对康复服务的认识,并推广了和谐社会的精神和促进区内伤健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