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服务
目标
4.1
家庭服务的目标,是维系和加强家庭凝聚力,促使家庭和睦,协助个人和家庭预防和应付问题,并为未能自行应付需要的家庭提供适切服务。
方法
4.2
社署采取三管齐下的方式,提供一系列支援家庭的服务,分别为:
- 第一层面 - 预防问题和危机:举办宣传、公众教育、自强活动和及早识别有需要的家庭;
- 第二层面 - 一系列支援服务:由发展计划至深入的辅导;
- 第三层面 - 专门服务和危机介入服务,以处理如家庭暴力和自杀等特定问题。
支援家庭的三层服务及有关统计数字
4.3 支援家庭的三层服务及有关的统计数字如下:
第一层面 | ||
2011-12 年度 | 2012-13 年度 | |
「凝聚家庭 齐抗暴力」宣传运动 |
- 制作一系列推广正面管教子女方法及预防家庭暴力的短片,透过路讯通及YouTube播放 - 为了预防父母携同子女自杀,制作一套电视宣传短片、电台声带及海报,于电视、电台、互联网及公共交通运输系统播放/张贴 - 制作一份单张,鼓励意外怀孕妇女遇到困难时寻求协助 - 举办1 694项地区活动,共128 713人参与 |
- 在互联网上推出短片及故事板创作比赛,宣传预防儿童性侵犯 - 制作一套海报和单张宣传离异父母的共同管养责任。海报张贴于公众地方,而单张则派发给有需要的家长 - 举办1 847项地区活动,共 |
家庭生活教育 |
22名社工 - 共举办1 411项活动 - 共141 451人参与 |
22名社工 - 共举办1 456项活动 - 共133 109人参与 |
部门热线 |
- 共接获176 069个来电 |
- 共接获189 915个来电 |
家庭支援网络队 |
7支 |
7支 |
第二层面 | ||
综合家庭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 |
62间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及两间综合服务中心 - 共处理85 864宗个案 - 共开办9 819个小组及活动 |
65间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及两间综合服务中心 - 共处理82 916宗个案 - 共开办10 248个小组及活动 |
家务指导服务 |
45名家务指导员 - 共处理2 079宗个案 |
48名家务指导员 - 共处理2 314宗个案 |
第三层面 | ||
家庭危机支援中心 |
1间中心 - 共接获20 802个来电 - 曾为725名身处危机的人士/家庭提供服务 |
1间中心 - 共接获22 636个来电 - 曾为867名身处危机的人士/家庭提供服务 |
综合危机介入及支援中心 |
1间中心 - 共接获22 020个来电 - 共处理110宗个案 |
1间中心 - 共接获18 388个来电 - 共处理129宗个案 |
自杀危机处理中心 |
1间中心 - 共处理1 219宗个案 |
1间中心 - 共处理1 249宗个案 |
妇女庇护中心 |
5间中心 - 全年平均入住率79.1% - 共处理748宗个案 |
5间中心 - 全年平均入住率85.6% - 共处理750宗个案 |
保护家庭及儿童服务课 |
11队 - 共处理8 398宗个案 - 共为587宗怀疑虐待儿童个案与警方进行联合调查 |
11队 - 共处理8 057宗个案 - 共为666宗怀疑虐待儿童个案与警方进行联合调查 |
家庭暴力受害人支援计划 |
1间中心 - 曾为613人提供服务 |
1间中心 - 曾为661人提供服务 |
预防及处理虐待长者 |
- 为合共105名社署、非政府机构及合约安老服务单位和私营安老院的专业人员举办2个内容相同的训练课程 - 为合共110名非政府机构及合约安老服务单位和私营安老院的护理人员及保健员举办2个内容相同的训练课程 |
- 为合共101名社署、非政府机构及合约安老服务单位、医院管理局和私营安老院的专业人员举办2个内容相同的训练课程 - 为合共96名非政府机构及合约安老服务单位和私营安老院的护理人员及保健员举办2个内容相同的训练课程 - 为合共265名社署、非政府机构及合约安老服务单位和医院管理局的专业人员举办2个内容相同的训练课程 |
露宿者综合服务队 |
3支 - 168宗个案的受助人脱离露宿生活 - 57宗个案的受助人获安排就业 |
3支 - 138宗个案的受助人脱离露宿生活 - 73宗个案的受助人获安排就业 |
有关期间的服务重点
加强对有需要的个人和家庭提供的支援服务
4.4
为进一步加强对有需要的个人和家庭提供的支援及服务,并为纾缓社工的工作量,政府在2011-12及2012-13年度于服务需求较高的地区增设四间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将综合家庭服务中心的数目由61间增加至65间。三间由非政府机构营办的新中心分别位于深水埗区、观塘区及元朗区,位于深水埗的中心已于2011年12月投入服务,另外两间中心则在2013年1月投入服务。其余一间由社署营办的中心设于九龙城及油尖旺区,亦已于2013年2月投入服务。决定中心选址的考虑因素包括个别地区的社会指标及服务需求,例如由每间中心处理的新个案数目、各区人口的预测增长及人口结构。
增强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服务和支援
保护家庭及儿童服务课
4.5
社署于全港设立11队保护家庭及儿童服务课,专责为面对虐待儿童及虐待配偶/同居情侣问题的家庭提供协助,帮助他们重过正常生活,以及保障受管养/监护争议影响的儿童的利益。
家庭暴力受害人支援计划
4.6
由保良局营办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支援计划」旨在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支援服务,包括那些正进行司法程序的人士。透过该计划,受害人将获得有关法律程序的资料及社区支援服务的资讯(例如法律援助服务、住宿、医疗及幼儿照顾等),亦可获得情绪支援,并获陪伴前往法院出席聆讯,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及无助的情绪。该计划透过与个案社工紧密合作,加强受害人的能力,并协助他们早日回复正常生活。在2011-12及2012-13年度,该计划曾分别为613及661名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家人提供服务。
妇女庇护中心
4.7
任何妇女无论有子女与否,如遇到严重的个人或家庭问题,或面临即时家庭暴力危险,均可使用妇女庇护中心所提供的临时住宿服务。现时五间妇女庇护中心共设有260个宿位。在2011-12及2012-13年度,五间妇女庇护中心的平均使用率分别为79.1%及85.6%。
家庭危机支援中心
4.8
由香港明爱营办的家庭危机支援中心「向晴轩」旨在透过提供一套综合及方便的服务,以及早解决家庭危机和协助身处危机或困扰的个人或家庭。向晴轩所提供的服务包括24小时热线、紧急危机介入、短期留宿及其他支援服务。此外,向晴轩已与其他服务机构及专业人士建立有效的相互转介网络及协作,为处于危机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服务。截至2013年3月31日,95%的服务使用者表示他们在离开中心时都能克服当前的家庭危机。
危机介入及支援中心(芷若园)
4.9
由东华三院营办的芷若园是为性暴力受害人、面临家庭暴力或危机的个人或家庭提供全面的援助,并协助当事人及早联系合适的医疗和社会服务单位,让他们获得所需的保护和服务。芷若园所提供的服务包括24小时热线,以及在社署办公时间外为性暴力受害人及受虐长者提供危机介入/即时外展服务。此外,中心为暂时不适宜回家居住的受害人或面临危机的个人/家庭提供短期住宿服务。在2011-12及2012-13年度,中心共向239名性暴力受害人提供服务。
自杀危机处理中心
4.10
由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营办的自杀危机处理中心,为身处危机和有强烈/中度自杀倾向的人士,提供24小时外展和危机介入/深入辅导服务。除核心的危机介入服务外,中心亦与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辖下的生命教育中心、热线中心及其他有关机构合作,为受自杀行为影响的人士(包括家人及朋友)提供预防及支援服务。因应资讯科技的广泛使用,中心推行「网踪人计划」,定期搜寻网志,以便及早识别有自杀倾向的互联网使用者。此外,中心提供网上「自杀‧自疗‧互助舍」服务,透过设立论坛、电子邮箱、聊天室及网上资源阁等,接触有自杀念头的互联网使用者,协助他们宣泄情绪,提供情绪支援,推广正面的人生观,向使用者提供相关的社会服务,以及宣扬积极和正面的生活态度。
为施虐者提供服务
4.11
要减少家庭暴力危机,必须打破暴力循环。由2008年起,为施虐者提供服务已成为社署的另一个工作重点。除提供个人辅导及治疗外,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施虐者辅导计划已正式成为11队保护家庭及儿童服务课向施虐者提供的辅导服务重要的一环。社署亦自2010年开始试验推行专为女性而设的施虐者辅导计划。在2011-12及2012-13年度,共有145名施虐者曾接受施虐者辅导服务。
4.12
另外,社署亦自2008年起为根据《家庭及同居关系暴力条例》(第189章)而被法庭要求参加心理教育计划的施虐者推出反暴力计划,以改变他们的施虐态度和行为。这项反暴力计划适合不同类型的施虐者,并一直由非政府机构推行。
预防及处理虐待长者
4.13
社署于2001年成立了一个跨专业的「虐老问题工作小组」,以共同探讨香港虐老的情况及就有关处理虐老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供建议。工作小组一直致力加深公众(包括有关专业的前线人员)对虐老的认识。随着服务基础的建立,工作小组的工作方针已由「补救性」逐渐演变成「预防性」,例如识别虐老个案的风险成因和制订预防措施。为持续推动公众教育,并考虑到社会的文化背景,社署的工作重点将继续是提升长者的能力,作为预防策略的一部分。此外,工作小组会特别留意识别高危组别,以便推行更多针对性的介入措施。
与家庭暴力相关的训练课程
4.14
在2011-12和2012-13年度,社署继续提供以家庭暴力为主题的训练,内容包括认识和处理虐待儿童、虐待配偶/同居情侣、虐待长者及性暴力等,共14 000名社工和其他专业人士参加了由中央统筹及地区福利办事处举办的训练课程。
宣传及社区教育
「凝聚家庭 齐抗暴力」宣传运动
4.15
为提高公众对家庭凝聚力的重要性的意识和鼓励市民及早求助,以防止家庭暴力和家庭惨剧的发生,社署继续推行「凝聚家庭 齐抗暴力」宣传运动。于2011-12年度,社署制作了一系列推广正面管教子女方法及预防家庭暴力的短片,并透过路讯通及YouTube播出。同时,为了预防父母携同子女自杀,社署制作了一套电视宣传短片、电台声带及海报,于电视、电台、互联网及公共交通运输系统播放/张贴。此外,社署也制作了一份单张,鼓励意外怀孕妇女在遇到困难时求助。在2012-13年度,社署于互联网上推出短片及故事板创作比赛,宣传预防儿童性侵犯。另外,社署亦制作了一套海报和单张,宣传离异父母的共同管养责任。海报张贴于公众地方,而单张则派发给有需要的家长。
其他支援服务
检讨儿童死亡个案
4.16
因应「检讨儿童死亡个案先导计划」的成功经验,以及各界对先导计划的正面回应,由社署署长委任成员的常设「儿童死亡个案检讨委员会」于2011年6月展开工作。检讨委员会已完成检讨在2008年及2009年发生的儿童死亡个案,并会在2013年上半年度发表首份双年度报告,向公众分享检讨结果。
加强热线服务
4.17
社署于2008年2月开始向1823电话中心购买服务,处理有关社会保障事宜的电话查询,令负责接听社署热线2343 2255的社工可集中处理需要辅导的来电。此外,自非政府机构营办的热线及外展服务队于2008年10月投入服务后,社署热线便开始24小时运作。社署社工会处理办公时间的来电,而热线及外展服务队的社工则处理办公时间以外的来电,并且在需要社工即时介入的紧急情况下,为有需要的特定人士提供外展服务。在2012-13年度,1823电话中心处理了23 224个来电;而社署热线社工共处理了47 260个来电,当中包括2 386个需要辅导服务的来电;热线及外展服务队社工则处理了11 787个来电,当中包括8 725 个需要辅导服务的来电。
短期食物援助
4.18
五个由非政府机构营办的短期食物援助服务计划于2009年2月开展,为难以应付日常食物开支的个人/家庭,提供一般六个星期的食物援助。有关计划的服务对象为经证实难以应付日常食物开支的个人或家庭,其中包括失业人士、低收入人士、新来港人士、露宿者,及因遭逢突变而有即时经济困难的个人或家庭;以及N无人士,包括租住板间房/床位/天台屋、无独立电费帐户、没有领取综援/伤残津贴/高龄津贴等人士。营办服务计划的非政府机构会评估服务对象的资格和需要,以及所需援助的程度和类别,从而确保服务对象得到适当和足够的食物以应付基本需要。社署于2011年10月透过向服务使用者提供食物券或热食券改善服务。服务使用者可凭这些食物券或热食券于指定食物商贩、超级市场及食肆换取食物。这是在原有一般为协助有紧急和短期需要的人士提供干粮(如罐头食品)的惯常做法以外所增设的服务。截至2013年3月31日,有关服务计划已合共为115 436人提供食物援助。
露宿者服务
4.19
三支由非政府机构营办的受资助露宿者综合服务队为露宿者提供一系列综合服务,以协助他们脱离露宿生活,重新融入社会。这三支服务队提供的服务包括辅导、跟进服务、外展探访、小组活动、紧急安置/短期住宿安排、就业辅导、个人照顾、紧急经济援助及转介服务。
体恤安置
4.20
体恤安置是一项房屋援助计划,目的是为有真正、迫切及长远房屋需要,而没有能力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的个人及家庭提供房屋援助。在2011-12及2012-13年度,社署分别向房屋署推荐2 488及2 171宗个案申请体恤安置。
慈善信托基金
4.21
四项由社署管理的信托基金,包括邓肇坚何添慈善基金、李宝椿慈善信托基金、蒲鲁贤慈善信托基金及群芳救援信托基金,为因特殊及紧急情况而有短暂经济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一次过及短期的经济援助。在2011-12及2012-13年度,社署分别处理了2 184宗(涉及款项840万元)及2 174宗(涉及款项852万元)批款申请,为有需要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