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服務
目標
4.1
家庭服務的目標,是維繫和加強家庭凝聚力,促使家庭和睦,協助個人和家庭預防和應付問題,並為未能自行應付需要的家庭提供適切服務。
方法
4.2
社署採取三管齊下的方式,提供一系列支援家庭的服務,分別為:
- 第一層面 - 預防問題和危機:舉辦宣傳、公眾教育、自強活動和及早識別有需要的家庭;
- 第二層面 - 一系列支援服務:由發展計劃至深入的輔導;
- 第三層面 - 專門服務和危機介入服務,以處理如家庭暴力和自殺等特定問題。
支援家庭的三層服務及有關統計數字
4.3 支援家庭的三層服務及有關的統計數字如下:
第一層面 | ||
2011-12 年度 | 2012-13 年度 | |
「凝聚家庭 齊抗暴力」宣傳運動 |
- 製作一系列推廣正面管教子女方法及預防家庭暴力的短片,透過路訊通及YouTube播放 - 為了預防父母攜同子女自殺,製作一套電視宣傳短片、電台聲帶及海報,於電視、電台、互聯網及公共交通運輸系統播放/張貼 - 製作一份單張,鼓勵意外懷孕婦女遇到困難時尋求協助 - 舉辦1 694項地區活動,共128 713人參與 |
- 在互聯網上推出短片及故事板創作比賽,宣傳預防兒童性侵犯 - 製作一套海報和單張宣傳離異父母的共同管養責任。海報張貼於公眾地方,而單張則派發給有需要的家長 - 舉辦1 847項地區活動,共 |
家庭生活教育 |
22名社工 - 共舉辦1 411項活動 - 共141 451人參與 |
22名社工 - 共舉辦1 456項活動 - 共133 109人參與 |
部門熱線 |
- 共接獲176 069個來電 |
- 共接獲189 915個來電 |
家庭支援網絡隊 |
7支 |
7支 |
第二層面 | ||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 |
62間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兩間綜合服務中心 - 共處理85 864宗個案 - 共開辦9 819個小組及活動 |
65間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兩間綜合服務中心 - 共處理82 916宗個案 - 共開辦10 248個小組及活動 |
家務指導服務 |
45名家務指導員 - 共處理2 079宗個案 |
48名家務指導員 - 共處理2 314宗個案 |
第三層面 | ||
家庭危機支援中心 |
1間中心 - 共接獲20 802個來電 - 曾為725名身處危機的人士/家庭提供服務 |
1間中心 - 共接獲22 636個來電 - 曾為867名身處危機的人士/家庭提供服務 |
綜合危機介入及支援中心 |
1間中心 - 共接獲22 020個來電 - 共處理110宗個案 |
1間中心 - 共接獲18 388個來電 - 共處理129宗個案 |
自殺危機處理中心 |
1間中心 - 共處理1 219宗個案 |
1間中心 - 共處理1 249宗個案 |
婦女庇護中心 |
5間中心 - 全年平均入住率79.1% - 共處理748宗個案 |
5間中心 - 全年平均入住率85.6% - 共處理750宗個案 |
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 |
11隊 - 共處理8 398宗個案 - 共為587宗懷疑虐待兒童個案與警方進行聯合調查 |
11隊 - 共處理8 057宗個案 - 共為666宗懷疑虐待兒童個案與警方進行聯合調查 |
家庭暴力受害人支援計劃 |
1間中心 - 曾為613人提供服務 |
1間中心 - 曾為661人提供服務 |
預防及處理虐待長者 |
- 為合共105名社署、非政府機構及合約安老服務單位和私營安老院的專業人員舉辦2個內容相同的訓練課程 - 為合共110名非政府機構及合約安老服務單位和私營安老院的護理人員及保健員舉辦2個內容相同的訓練課程 |
- 為合共101名社署、非政府機構及合約安老服務單位、醫院管理局和私營安老院的專業人員舉辦2個內容相同的訓練課程 - 為合共96名非政府機構及合約安老服務單位和私營安老院的護理人員及保健員舉辦2個內容相同的訓練課程 - 為合共265名社署、非政府機構及合約安老服務單位和醫院管理局的專業人員舉辦2個內容相同的訓練課程 |
露宿者綜合服務隊 |
3支 - 168宗個案的受助人脫離露宿生活 - 57宗個案的受助人獲安排就業 |
3支 - 138宗個案的受助人脫離露宿生活 - 73宗個案的受助人獲安排就業 |
有關期間的服務重點
加強對有需要的個人和家庭提供的支援服務
4.4
為進一步加強對有需要的個人和家庭提供的支援及服務,並為紓緩社工的工作量,政府在2011-12及2012-13年度於服務需求較高的地區增設四間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將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的數目由61間增加至65間。三間由非政府機構營辦的新中心分別位於深水埗區、觀塘區及元朗區,位於深水埗的中心已於2011年12月投入服務,另外兩間中心則在2013年1月投入服務。其餘一間由社署營辦的中心設於九龍城及油尖旺區,亦已於2013年2月投入服務。決定中心選址的考慮因素包括個別地區的社會指標及服務需求,例如由每間中心處理的新個案數目、各區人口的預測增長及人口結構。
增強對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服務和支援
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
4.5
社署於全港設立11隊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專責為面對虐待兒童及虐待配偶/同居情侶問題的家庭提供協助,幫助他們重過正常生活,以及保障受管養/監護爭議影響的兒童的利益。
家庭暴力受害人支援計劃
4.6
由保良局營辦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支援計劃」旨在加強對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支援服務,包括那些正進行司法程序的人士。透過該計劃,受害人將獲得有關法律程序的資料及社區支援服務的資訊(例如法律援助服務、住宿、醫療及幼兒照顧等),亦可獲得情緒支援,並獲陪伴前往法院出席聆訊,以減輕他們的恐懼及無助的情緒。該計劃透過與個案社工緊密合作,加強受害人的能力,並協助他們早日回復正常生活。在2011-12及2012-13年度,該計劃曾分別為613及661名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家人提供服務。
婦女庇護中心
4.7
任何婦女無論有子女與否,如遇到嚴重的個人或家庭問題,或面臨即時家庭暴力危險,均可使用婦女庇護中心所提供的臨時住宿服務。現時五間婦女庇護中心共設有260個宿位。在2011-12及2012-13年度,五間婦女庇護中心的平均使用率分別為79.1%及85.6%。
家庭危機支援中心
4.8
由香港明愛營辦的家庭危機支援中心「向晴軒」旨在透過提供一套綜合及方便的服務,以及早解決家庭危機和協助身處危機或困擾的個人或家庭。向晴軒所提供的服務包括24小時熱線、緊急危機介入、短期留宿及其他支援服務。此外,向晴軒已與其他服務機構及專業人士建立有效的相互轉介網絡及協作,為處於危機的個人或家庭提供服務。截至2013年3月31日,95%的服務使用者表示他們在離開中心時都能克服當前的家庭危機。
危機介入及支援中心(芷若園)
4.9
由東華三院營辦的芷若園是為性暴力受害人、面臨家庭暴力或危機的個人或家庭提供全面的援助,並協助當事人及早聯繫合適的醫療和社會服務單位,讓他們獲得所需的保護和服務。芷若園所提供的服務包括24小時熱線,以及在社署辦公時間外為性暴力受害人及受虐長者提供危機介入/即時外展服務。此外,中心為暫時不適宜回家居住的受害人或面臨危機的個人/家庭提供短期住宿服務。在2011-12及2012-13年度,中心共向239名性暴力受害人提供服務。
自殺危機處理中心
4.10
由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營辦的自殺危機處理中心,為身處危機和有強烈/中度自殺傾向的人士,提供24小時外展和危機介入/深入輔導服務。除核心的危機介入服務外,中心亦與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轄下的生命教育中心、熱線中心及其他有關機構合作,為受自殺行為影響的人士(包括家人及朋友)提供預防及支援服務。因應資訊科技的廣泛使用,中心推行「網蹤人計劃」,定期搜尋網誌,以便及早識別有自殺傾向的互聯網使用者。此外,中心提供網上「自殺‧自療‧互助舍」服務,透過設立論壇、電子郵箱、聊天室及網上資源閣等,接觸有自殺念頭的互聯網使用者,協助他們宣洩情緒,提供情緒支援,推廣正面的人生觀,向使用者提供相關的社會服務,以及宣揚積極和正面的生活態度。
為施虐者提供服務
4.11
要減少家庭暴力危機,必須打破暴力循環。由2008年起,為施虐者提供服務已成為社署的另一個工作重點。除提供個人輔導及治療外,以小組形式進行的施虐者輔導計劃已正式成為11隊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向施虐者提供的輔導服務重要的一環。社署亦自2010年開始試驗推行專為女性而設的施虐者輔導計劃。在2011-12及2012-13年度,共有145名施虐者曾接受施虐者輔導服務。
4.12
另外,社署亦自2008年起為根據《家庭及同居關係暴力條例》(第189章)而被法庭要求參加心理教育計劃的施虐者推出反暴力計劃,以改變他們的施虐態度和行為。這項反暴力計劃適合不同類型的施虐者,並一直由非政府機構推行。
預防及處理虐待長者
4.13
社署於2001年成立了一個跨專業的「虐老問題工作小組」,以共同探討香港虐老的情況及就有關處理虐老問題的策略和方法提供建議。工作小組一直致力加深公眾(包括有關專業的前線人員)對虐老的認識。隨着服務基礎的建立,工作小組的工作方針已由「補救性」逐漸演變成「預防性」,例如識別虐老個案的風險成因和制訂預防措施。為持續推動公眾教育,並考慮到社會的文化背景,社署的工作重點將繼續是提升長者的能力,作為預防策略的一部分。此外,工作小組會特別留意識別高危組別,以便推行更多針對性的介入措施。
與家庭暴力相關的訓練課程
4.14
在2011-12和2012-13年度,社署繼續提供以家庭暴力為主題的訓練,內容包括認識和處理虐待兒童、虐待配偶/同居情侶、虐待長者及性暴力等,共14 000名社工和其他專業人士參加了由中央統籌及地區福利辦事處舉辦的訓練課程。
宣傳及社區教育
「凝聚家庭 齊抗暴力」宣傳運動
4.15
為提高公眾對家庭凝聚力的重要性的意識和鼓勵市民及早求助,以防止家庭暴力和家庭慘劇的發生,社署繼續推行「凝聚家庭 齊抗暴力」宣傳運動。於2011-12年度,社署製作了一系列推廣正面管教子女方法及預防家庭暴力的短片,並透過路訊通及YouTube播出。同時,為了預防父母攜同子女自殺,社署製作了一套電視宣傳短片、電台聲帶及海報,於電視、電台、互聯網及公共交通運輸系統播放/張貼。此外,社署也製作了一份單張,鼓勵意外懷孕婦女在遇到困難時求助。在2012-13年度,社署於互聯網上推出短片及故事板創作比賽,宣傳預防兒童性侵犯。另外,社署亦製作了一套海報和單張,宣傳離異父母的共同管養責任。海報張貼於公眾地方,而單張則派發給有需要的家長。
其他支援服務
檢討兒童死亡個案
4.16
因應「檢討兒童死亡個案先導計劃」的成功經驗,以及各界對先導計劃的正面回應,由社署署長委任成員的常設「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於2011年6月展開工作。檢討委員會已完成檢討在2008年及2009年發生的兒童死亡個案,並會在2013年上半年度發表首份雙年度報告,向公眾分享檢討結果。
加強熱線服務
4.17
社署於2008年2月開始向1823電話中心購買服務,處理有關社會保障事宜的電話查詢,令負責接聽社署熱線2343 2255的社工可集中處理需要輔導的來電。此外,自非政府機構營辦的熱線及外展服務隊於2008年10月投入服務後,社署熱線便開始24小時運作。社署社工會處理辦公時間的來電,而熱線及外展服務隊的社工則處理辦公時間以外的來電,並且在需要社工即時介入的緊急情況下,為有需要的特定人士提供外展服務。在2012-13年度,1823電話中心處理了23 224個來電;而社署熱線社工共處理了47 260個來電,當中包括2 386個需要輔導服務的來電;熱線及外展服務隊社工則處理了11 787個來電,當中包括8 725 個需要輔導服務的來電。
短期食物援助
4.18
五個由非政府機構營辦的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於2009年2月開展,為難以應付日常食物開支的個人/家庭,提供一般六個星期的食物援助。有關計劃的服務對象為經證實難以應付日常食物開支的個人或家庭,其中包括失業人士、低收入人士、新來港人士、露宿者,及因遭逢突變而有即時經濟困難的個人或家庭;以及N無人士,包括租住板間房/床位/天台屋、無獨立電費帳戶、沒有領取綜援/傷殘津貼/高齡津貼等人士。營辦服務計劃的非政府機構會評估服務對象的資格和需要,以及所需援助的程度和類別,從而確保服務對象得到適當和足夠的食物以應付基本需要。社署於2011年10月透過向服務使用者提供食物券或熱食券改善服務。服務使用者可憑這些食物券或熱食券於指定食物商販、超級市場及食肆換取食物。這是在原有一般為協助有緊急和短期需要的人士提供乾糧(如罐頭食品)的慣常做法以外所增設的服務。截至2013年3月31日,有關服務計劃已合共為115 436人提供食物援助。
露宿者服務
4.19
三支由非政府機構營辦的受資助露宿者綜合服務隊為露宿者提供一系列綜合服務,以協助他們脫離露宿生活,重新融入社會。這三支服務隊提供的服務包括輔導、跟進服務、外展探訪、小組活動、緊急安置/短期住宿安排、就業輔導、個人照顧、緊急經濟援助及轉介服務。
體恤安置
4.20
體恤安置是一項房屋援助計劃,目的是為有真正、迫切及長遠房屋需要,而沒有能力自行解決居住問題的個人及家庭提供房屋援助。在2011-12及2012-13年度,社署分別向房屋署推薦2 488及2 171宗個案申請體恤安置。
慈善信託基金
4.21
四項由社署管理的信託基金,包括鄧肇堅何添慈善基金、李寶椿慈善信託基金、蒲魯賢慈善信託基金及群芳救援信託基金,為因特殊及緊急情況而有短暫經濟困難的個人及家庭提供一次過及短期的經濟援助。在2011-12及2012-13年度,社署分別處理了2 184宗(涉及款項840萬元)及2 174宗(涉及款項852萬元)批款申請,為有需要的個人或家庭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