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廿一世紀第二個十年,香港社會及經濟經歷快速轉變。過去十年間,香港人口增長至超過700萬人,長者人數增加了27%,而平均家庭住戶人數則由2001年的3.1人下降至2011年的2.9人。嬰兒出生及單程證持有人來港,是整體人口增長的重要元素,於2011年,內地女性在香港所生的嬰兒數目約佔45%。近十年來,離婚數字上升約35%,以致在社區上出現更多單親家庭。本港經濟已發展為知識型經濟,資訊和通訊科技急速轉變,低技術或體力勞動工人的需求快速下降,導致大部分以低技術或體力勞動工人為經濟支柱的家庭的收入減少,擴大社會的收入差距。為迎接社會及經濟上的挑戰,過去十年以來,政府用於社會福利的經常開支總額已增加41%,由2000-01年度的270億元增至2010-11年度的380億元。多年來,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的開支持續增長。2010-11年度,社會福利開支在各項政府開支中排名第二,顯示政府對社會福利的重視。同時,我們會繼續與福利界及商界攜手合作,並矢志不移,致力共建互相關懷的社會。

我很高興向大家分享,過去兩年以來我們取得的一些顯著成績。

我們為多個地區先導計劃進行了總結,包括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及照顧者訓練等,該等計劃能適時滿足區內巿民的需要。由於這些計劃已證實行之有效,我們遂將計劃常規化並推展至全港各區。

我們也引入了創新的服務模式,以回應在資訊及通訊科技的發展下,求助方式的轉變。透過資助嶄新的網絡管理服務,我們主動接觸有自殺念頭的互聯網使用者,推廣積極正面的生活態度。

我們曾仔細考慮該如何向有困難和弱勢人士有效地提供支援。在社會保障方面,除提供安全網外,我們繼續透過各就業援助計劃鼓勵受助人自力更生。全球金融危機令巿道不景,我們提供了額外一次性的經濟援助。在服務方面,我們推行了家庭暴力受害人支援計劃、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為輪候護養院宿位的長者推出的體弱長者家居照顧服務試驗計劃、嚴重殘疾人士家居照顧服務先導計劃、為安老院舍而設的受資助到院藥劑師服務試驗計劃、私營殘疾人士院舍買位先導計劃及加強感化服務先導計劃等。

我們會繼續透過攜手扶弱基金及兒童發展基金,倡導多方合作。我們鼓勵社會各界參與義務工作,並在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方面取得驕人成績。我們亦與香港電台合作拍攝實況戲劇,加深巿民對家庭暴力問題的認識和關注,鼓勵有需要的人士及早求助。

在地區層面,我們的福利專員繼續在各區擔當促進和協調的角色,加強與區議會、地方社區團體、地區組織、受資助及非受資助的非政府福利機構、政府部門及包括商界在內的其他持份者等的合作。在建立社會資本及動員地區和社區資源以即時回應當區的獨特需要方面,福利專員亦發揮關鍵及重要的作用。馬頭圍道唐樓倒塌、花園街大火及大埔水災等突發事件發生後所展現的團結及自發互助精神,充分顯示政府、非政府機構及社區團體彼此合作無間。在地區工作上,我們亦致力回應不同少數族裔多方面及多元文化的需求,以加強社會凝聚力。

綜觀全球經濟及本港社會環境,社會問題日趨複雜,而在有限的資源下,優質社會福利服務的需求卻不斷增加,這些都是我們面對的嚴峻挑戰。不過,我們多年來已建立了穩固的基礎,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們定能跨越未來種種挑戰,透過整合和加強服務,繼續改善巿民的福祉和生活。

.

  社會福利署署長聶德權